查看原文
其他

今日说法 | 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进群打假反被踢,擅用名人圈粉营销,想圈就圈?看法律怎么说!

CCTV今日说法 CCTV今日说法 2020-09-03

来源|CCTV今日说法(微信号:cctvjrsf)


2019年7月17日,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深夜发文,称自己进群打假反而被踢出了群聊,并提醒大家“千万别上当,这事我没参与更不知道”。



从尼格买提的微博配图来看,是有一个普通话培训机构,以配有尼格买提照片和“央视主播带你学习”等文字内容的海报进行招生。待学员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进群后,培训班还会强制学员转发朋友圈。被培训班当作“金字招牌”的尼格买提本人,闻讯赶来。然而有趣的是,小尼本尊进来就打假,表明身份后立马拆穿培训班“骗人骗钱”的真面目,于是还没说得上几句话,就被管理员踢走,逼得他只好在微博上向网友澄清。



尼格买提究竟是怎样的“天选之子”,能够在茫茫人海中被培训班一眼相中,指定为线上的普通话老师呢?



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凭借其极佳的专业素养,曾获得中央电视台十佳优秀播音员、主持人奖。他以幽默机智的风格著称,主持了《全家总动员》、《开心辞典》、《开门大吉》、《星光大道》等深入人心的节目,以活泼亲民的风格和阳光灿烂的笑容,俘获了大量粉丝,被观众们亲切地称为“灿烂哥”、“小尼”。


一听说小尼受了委屈,热心的网友们匆匆赶来慰问。



不光尼格买提得到了“临门一脚”的服务,任何质疑的声音都会得到“何老师”的特殊关照,不少网友表示他们也被踢了。



“就算倒下一个我,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我”,网友们一次次进群打假又一次次被踢,轮番进攻之后,终于迎来了这场打假战的胜利,直接将“骗钱群”变成了“打假群”。



有网友提示,除了尼格买提之外,还有许多公众人物也“被”参与了一些培训机构。



原来除了小尼,央视主持人董卿也“被”倡导过训练营。



央视主持人董卿,多次被评为中央电视台“名优播音员主持人”,主持了《欢乐中国行》、《我要上春晚》、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等节目。2017年,由董卿首次担任制片人的节目《朗读者》一开播便好评如潮,当它在朋友圈疯狂刷屏的时候,一群人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。



这个名为“董卿朗读”的机构,声称由董卿老师倡导,并以印有董卿形象的海报进行宣传,入群后的营员也被要求发朋友圈打卡,内容为“我已报名由董卿所倡导的《朗读者》线上训练营”等。培训机构用一整套宣传在不断地肯定训练营的真实性,然而假的就是假的,被当作招牌的董卿老师,对这件事却毫不知情。


朋友圈广告的强关系传播,加上公众人物的号召力,自然会吸引慕名而来的人们参与其中,然而擅自利用公众人物的形象进行宣传的行为是否涉嫌违法?被虚假宣传诱骗的消费者又该如何及时止损?


我们邀请到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许浩律师,针对本次事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解读。



培训机构宣传内容与实际服务不相符的行为,在法律上会如何定义呢?


对于尼格买提来说,培训机构未经其授权许可,以其名义、肖像开展商业宣传,谋取利益,已经涉嫌侵害其姓名权、肖像权。


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、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。法律规定,对于盗用、假冒他人姓名的行为,应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。公民享有肖像权,未经本人同意,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。


在尼格买提不知情的情况下,如果微信群的运营者有实际开展培训活动,但是培训时尼格买提根本不会在线指导,其属于虚假宣传,涉嫌消费欺诈。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规定,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,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,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;增加赔偿的金额最低为500元。


如果微信群的运营者没有实际开展培训活动,其只是假借知名主持人的名义,骗取培训费,则涉嫌构成诈骗罪。诈骗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即属于刑法规定“数额较大”可以定罪量刑。


被培训机构的宣传吸引进群的消费者,得到的却是与宣传不符的服务,对于这样名不副实的培训班,消费者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委屈?人在家中坐,锅从天上来,若被他人擅自利用肖像和姓名,我们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?


对于消费者来说,可以向消协、工商部门举报培训机构机构消费欺诈,要求对其进行行政处罚。也可以对培训机构以消费欺诈为由提起民事诉讼,要求其“退一赔三”,即退还培训费,赔偿三倍损失。如果培训机构涉嫌刑事犯罪的,消费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,追究其刑事责任。


对于侵害肖像权、姓名权的情形,权利人可以要求停止侵害、恢复名誉、消除影响、赔礼道歉,并可以主张赔偿损失、给予精神抚慰金。因此,主持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,要求培训机构停止侵权,消除影响、赔礼道歉,并可以主张赔偿经济损失。


近来此类冒充明星进行宣传的事件不断发生,作为消费者,又该如何辨别真伪呢?


面对这样的情况,消费者要保持头脑冷静,做到理性消费、依法维权。


一要查看机构信誉消费者可通过“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网站查看该机构的信誉信息,看有无司法诉讼或行政处罚;或者通过互联网搜索该机构的相关报道,看有无负面信息。建议消费者选择信誉良好的机构,不建议选择有负面报道的培训机构。


二要考察机构实力比如针对不熟悉的培训机构,可以线下实地考察该机构办公环境、教学设备情况,查看其相关办学资质,参与试听课程。在深入了解其教学理念、课程设置、师资力量的基础上,再签订后续合同。


三要签订规范的合同消费者在选择机构时,要有证据意识,保存好招生简章、宣传网页等信息。不轻信机构的口头承诺,要求机构将口头承诺写进书面合同,明确双方责任义务。如果发现有消费陷阱、减轻免除经营者责任的条款,可拒绝签订合同。


四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盲目追星,应理性消费。不要被明星的光环迷惑,要保持清醒头脑,仔细核对相关信息。


围坐在屏幕前,看着明星在顶级的舞台上一展风采时,我们都盼望着他们能离自己近一些。钦慕鲜花是人之常情,但也要小心兜售假花之人的别有用心。




编辑 | 谢津炜(实习)

          吴小英(实习)     

法务 | 郑俊宇

维护 | 宋小军

主编 | 王秀敏


识别二维码

看《今日说法》往期节目视频


           


—————  往期文章推荐  —————

↓↓↓


必须说清楚 | 谁挪车谁负全责?车祸后救人就是伤己?《今日说法》采访了30多家交管部门

杭州姑娘交了懂计算机的男友后,手机频繁死机!更诡异的是…… | 案例

热点 | 急人!司机光打电话不救人,车祸致两人死亡,究竟谁有法定救助义务?
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